瞄准主攻方向 释放创新活力

admin

瞄准主攻方向 释放创新活力

本期嘉宾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党委书记 张玉、院长 胡豫

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是一项长期任务和系统工程,医疗行业应将加快推动技术革新、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服务业态转型升级作为主攻方向,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带头答好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命题。大型公立医院作为医疗行业的重要主体,聚集着医疗行业最优质的人才、设备、技术等资源,具有应用智慧医疗、数字医学等创新业态的场景优势,理应在医疗健康领域主动作为、先试先行。

系统谋划原始科技创新

新技术是催生新产业、新动能、新模式的关键动力。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的关键在于医疗技术的持续革新。新质生产力视角下的医疗科技创新是具有原创性、颠覆性的疾病诊疗新产品、新方案和新策略。加速医疗科技创新需要从学科平台、人才建设、院企合作、制度改革方面系统谋划、统筹推进。

升级学科平台。综观科学发展历史,原始创新成果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依靠原创高端科研装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方向之一就是“基础科研条件与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二是依靠学科交叉。科学发展到今天,只凭单一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很难解决重大问题。大型公立医院要积极创建高级别学科平台,加强医工、医理交叉布局建设,开展高水平基础和临床研究、吸引优秀医学人才聚集、推进先进科研装备研发与应用。

壮大人才队伍。首先是筑牢青年人才基础,医院出台“优秀拔尖应届博士招聘奖励计划”,对符合条件的优秀应届博士生给予“第一桶金”支持,吸引优秀青年人才投身医疗卫生事业。其次是支持人才加速成长,医院专门设立院内培育基金和系列科研政策,强化对青年人才科研的稳定性支持、对40岁以下科技“青苗”的针对性支持。最后是培育战略人才。5年前,医院发起“登峰工程”,配备1亿元专项经费用于支持实验平台建设及设备购买、科研团队建设等,分三个层次培养国家级优秀青年人才、领军人才、战略人才,现已培养各类国家级高层次医学科技人才90余人次。

加强院企合作。大型公立医院是技术创新的需求源头和应用终端,但往往“有想法、没办法”;生产企业是创新“点子”到创新“产品”的重要载体,很多时候“有办法、缺想法”。院企合作能有效链接双方资源,共享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实验动物平台,碰撞医学创新思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让更多实验室“样品”变为提升技术服务能力的“产品”。

展开全文

深化制度改革。医院主张“谁能干、让谁干”,设立1000万元技术创新基金,遴选资助专家团队赴国内外知名院校学习核心技术,加快补齐关键技术差距短板;强化“谁肯干、支持干”,完善医师绩效分配方案,加大疑难重症占比、四级手术占比等指标权重,强化落实医院功能定位;推动“愿意干、抢着干”,出台科技成果转化“协和10条”,落实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强化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激励,营造宽容失误的科技创新环境,增强各类人才发明创造的积极性。

创新管理提高服务效率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推动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公立医院要强化管理创新,向依靠人才、技术、知识、数据等高级生产要素投入为主的精细化、集约型生产方式转变,统筹发展技术“硬实力”和服务“软实力”。

发展效率医疗。推行精准预约挂号、线上检查检验预约和结果查询、适宜复诊患者“预就诊”、适宜择期手术患者“预住院”等模式,缩短患者就诊、检查、住院排队时间。因地制宜建立日间手术病房,拓宽日间手术病种,提升常见手术病种住院服务效率。联动“120”中心、医联体等单位,打造患者数据院前院内实时交互信息系统,畅通救护车直通导管室、手术室及重症监护室流程,持续提升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救治、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等急诊急救效率。

强化便民医疗。优化各类要素配置,将“以病人为中心”贯穿于医疗服务各环节。对接多学科诊疗(MDT)需求,常态化设置门诊和住院MDT团队,实现“患者不动医师动”。整合职能部门功能,打造“一站式”门诊和住院服务中心。打破内外科界限,探索建设冠心病、脑卒中、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专病中心,提供一站式连续性诊疗服务。

深化暖心医疗。面向“一老一幼、孕产妇、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实施适老化、无障碍设施改造。结合区域人流量特点,针对性扩充厕所、候诊区容量。保留部分人工窗口,弥合影响老年患者就诊的“数字鸿沟”。因地制宜开展病房改造,在提升住院运行效率的同时,适当压缩多人间病房数量,为患者提供舒适的住院环境。争取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志愿服务,扩大志愿服务的覆盖面。

促进公平医疗。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落实高水平医院输出共建区域医疗中心的职责,力争实现“大病不出省”,缩小省域内一般地市与省会城市在重点疾病诊疗水平上的差距;加强三级公立医院对口支援县级医院建设工作,不断强化县级医院县域服务龙头地位;发展互联网医疗和远程医疗服务,完善在线问诊/复诊、处方开药缴费、药品配送等功能,让优质医疗服务惠及更多人。

数智创新带动产业转型

数字医疗是医疗健康领域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和表现形式。大型公立医院要探索构建数智医疗新业态,以数字技术在医疗服务领域的布局应用带动卫生健康产业深度转型升级。

布局面向医务人员的智慧医学。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支持自动生成式病历、辅助影像诊断、手术必要性评估、治疗方案选择等,让诊疗过程更高效。提升诊断、操作、手术等培训的仿真度和沉浸感,强化培训效果的全过程评价和实时反馈,缩短医务人员培训周期,增强培训效果。

布局面向人民群众的智慧服务。构建全周期居民健康管理体系,建设区域居民健康信息互联互通平台,方便居民在不同医疗机构间连续性就医。结合可穿戴设备监测信息和日常体检、诊疗信息,对居民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及时对心脑血管、癌症等重大疾病致病风险进行识别和提醒干预。全面提升居民看病就医便利性、获得感,增强互联网问诊、远程医疗的交互感、沉浸感,健全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全流程“智慧就医”生态链。畅通缴费结算报销通道,实现“先诊疗后付费”“一次就诊一次付费”“远程结算即时报销”。

布局面向医院的智慧管理。整合现有的基础设施资源,融合现代化管理理念和服务模式,构建信息互联、调度有序、管理高效、精益可靠的医院智能化综合管理体系。建立医疗大数据库,将零散的非结构化临床信息转化为结构化的临床数据,客观全面评价诊疗过程的有效性、规范性、经济性,健全医疗质量评估与反馈改进体系。

探索发展医疗健康领域新质生产力并非一日之功,公立医院要在先立后破、破立交替中,巩固和发挥现有人才、技术、管理等资源优势,进一步增强主动、创新机制、释放活力。

文: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党委书记 张玉、院长 胡豫

整理:张义丹 许栋

编辑:张昊华 王祎然秦明

校对:马杨

审核:管仲瑶 徐秉楠

喜欢就告诉我们您“在看”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点击“阅读原文”或访问yuanben.io查询【2R9WN4XF】获取授权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MZA百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