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中国行· 于阗遗风——探秘新疆和田地区博物馆

admin

自古以来,西域就是一个神秘却无比吸引人的地方,似乎总是伴随着半遮面的美人和颇有异域情调的音乐。羊脂美玉,以及全然不同于中原地区的风土人情,西域就像盛开在沙土中的炽烈红花,如此高贵神秘,如此……野性。

魅力中国行· 于阗遗风——探秘新疆和田地区博物馆

和田博物馆外景

今天小探君要说的这家博物馆,就是和田地区博物馆,和田地区在古时曾是于阗国的故地,从文字到壁画佛像,再到玉器青铜器,每一件都是一块拼图,将神秘的于阗国展现在我们面前。

魅力中国行· 于阗遗风——探秘新疆和田地区博物馆

于阗国在汉代丝绸之路上的位置

01

佛教艺术

和田地区,也就是古时候的于阗国,处在丝绸之路上,是东西方的通衢之所,所以各类文化和艺术也杂烩在一起。从西汉开始,佛教就传到了于阗,直到宋代于阗被征服,这期间于阗国的信仰都是以佛教为主的。所以和田博物馆藏着大量佛教艺术题材的造像和壁画。

展开全文

造像

魅力中国行· 于阗遗风——探秘新疆和田地区博物馆

1.泥塑佛头像三国·魏-晋 泥塑造像

魅力中国行· 于阗遗风——探秘新疆和田地区博物馆

2.青铜坐佛像唐 青铜

魅力中国行· 于阗遗风——探秘新疆和田地区博物馆

3.彩绘泥塑佛像(2件)三国·魏-晋 彩绘泥塑

魅力中国行· 于阗遗风——探秘新疆和田地区博物馆

4.石膏立佛像南北朝 石膏

这尊造像虽然面目残毁,但手印还在,这种将一手对外的手印叫做“无畏印”,这种手印是佛陀为令众生得安乐无畏,普除一切烦恼怖畏,所施予的印相。相传佛陀在王舍城的时,提婆达多曾惑乱阿阇世王,用计策把佛陀引进城里面,还放出了一群喝醉的狂暴大象,想要把佛陀踩死。当时佛陀举起右手,展开五指,狂暴的象群立刻就被降服了,所以降服象群时所用的手印也就是施无畏印。

魅力中国行· 于阗遗风——探秘新疆和田地区博物馆

5.木雕立佛像南北朝 木

这件佛像的佛衣既有犍陀罗佛像的衣纹密而厚重的韵味,又融合了印度笈多艺术佛像薄衣贴体的表现形式。可以说是既厚重又轻薄,实在是妙极了!

壁画

魅力中国行· 于阗遗风——探秘新疆和田地区博物馆

6.女供养人壁画 三国·魏-北朝

魅力中国行· 于阗遗风——探秘新疆和田地区博物馆

7.千手千眼观音壁画唐

观音头戴花冠,宝增垂肩,额际绘出一只竖眼,眉眼细长,长耳垂肩,耳坠莲花耳挡,自左肩下垂一串石榴花。颈三道纹,颈部先戴串珠项链,复戴宝石花形项链。残存的正大手掌心皆现一眼,且各有持物。在靠近观音左肩外侧的位置绘出两朵带梗莲花,莲梗自观音腹部延伸而来,盛开的莲花上结跏趺坐一化佛。学者认为这幅千手千眼观音绘画粉本可能来自敦煌地区,其画面温润典雅,晕染技法娴熟,在绘画技法上充分体现了于阗绘画的基本特征。

魅力中国行· 于阗遗风——探秘新疆和田地区博物馆

8.坚牢地神像壁画唐

壁画描绘的是坚牢地神像。坚牢地神黑发披肩,双臂伸展托着佛的双足,着右衽窄袖长袍,腰部略收束,外披鉴,搭覆双肩。达玛沟附近的佛塔中现存六尊立佛像,其中五尊脚下清晰可见这样的地神形象。于阗坚牢地神像主要见于五个遗址点:热瓦克佛塔、布盖乌于来克、托普鲁克墩、巴拉瓦斯特、丹丹乌里克。这些遗址中的坚牢地神均位于佛双脚之间,或跪或站,或侧平举双手,或双手合十,说明当时于阗地区坚牢地神崇拜较为兴盛。《金光明经》指出“此大地神女,名曰坚牢。”

魅力中国行· 于阗遗风——探秘新疆和田地区博物馆

9.供养人像壁画唐 (临摹品)

魅力中国行· 于阗遗风——探秘新疆和田地区博物馆

10.供养人像壁画唐

左边的红色莲花上踏着的是一只佛脚,这位女子跪在佛脚下,这算不算是一种“临时抱佛脚”呢?

魅力中国行· 于阗遗风——探秘新疆和田地区博物馆

11.花纲人物壁画三国·魏-北朝

魅力中国行· 于阗遗风——探秘新疆和田地区博物馆

12.轮王说法图壁画唐

这位轮王不管是相貌还是衣饰都很有犍陀罗风格,手施与愿印,就好像在说:“迷途的羔羊啊,你的愿望是什么?”

魅力中国行· 于阗遗风——探秘新疆和田地区博物馆

13.鬼子母像壁画唐

这幅壁画的主要内容是鬼子母与半支迦的夫妇形象。左边是半支迦,右边是诃梨帝母(即鬼子母),其左臂前伸,掌心向上,右臂在胸前,托着一个光溜溜的小孩儿,这小孩儿骑在她肩膀上。鬼子母本来是印度西北键陀罗地区民间的瘟神,后被佛陀教化后成为保护儿童和安胎多产的善神,同时也是于阗的国家守护神之一。这位鬼子母啊,咱们也都不陌生,她呀,就是送子娘娘!

魅力中国行· 于阗遗风——探秘新疆和田地区博物馆

14.四臂神像木板画唐

魅力中国行· 于阗遗风——探秘新疆和田地区博物馆

魅力中国行· 于阗遗风——探秘新疆和田地区博物馆

魅力中国行· 于阗遗风——探秘新疆和田地区博物馆

魅力中国行· 于阗遗风——探秘新疆和田地区博物馆

15.千佛像壁画唐

画面上半部内容为坐姿千佛,下半部为骑行出行。千佛佛像身体正直而坐,目光朝向右旋礼拜的信徒。诸坐佛之间,由浅粉色六瓣花朵间隔,可能象征法轮。下方一行骑马人物像,可能与佛经中毗沙门天王的夜叉八大将对应。于阗是丝路南道大乘佛教的中心,千佛题材正是随着大乘佛教思想的流行产生的,大乘佛教认为在无限的空间和时间内,每一世界,每一阶段都有佛教化众生,所以十方三世有无数佛。千佛题材在石刻造像和壁画中非常流行,经常表现为整个画面、顶或塔柱上的雕刻或绘制了数量很多排列整齐的小佛像。

魅力中国行· 于阗遗风——探秘新疆和田地区博物馆

16.花纲人物壁画三国·魏-北朝

魅力中国行· 于阗遗风——探秘新疆和田地区博物馆

17.护法神像壁画唐

魅力中国行· 于阗遗风——探秘新疆和田地区博物馆

18.牛头山瑞像壁画唐 (临摹品)

魅力中国行· 于阗遗风——探秘新疆和田地区博物馆

19.彩绘汉装供养人壁画唐

西汉时期西域都护建立后,于阗就归属汉朝了,到了唐代,也是安西都护府安西四镇之一。所以这里有汉人,实在是再平常不过的了。

02

风土人情

如果要问最快了解一个地方风土人情的途径,那必然是文字,文字是有魔力的,能够在瞬间,把你拉进想象的世界。

魅力中国行· 于阗遗风——探秘新疆和田地区博物馆

丝绸之路上的商队《职贡图》 唐 阎立本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你听,远方好像传来了驼铃声和胡乐声,迷途的人啊,一起向前走吧……

文字

佉(qū)卢文

佉卢文又名“佉卢书”、“佉楼书”,起源于古代犍陀罗。佉卢文是梵语“佉卢虱吒”一词的简称,该名出于古代佛经译本,意为“驴唇”。传说佉卢文是一位古印度叫“驴唇”的仙人创造的,他形象古怪,文字因名“驴唇”。不过这个说法不太靠谱,佉卢文最原始的意义其实是“像驴唇形状的文字”

魅力中国行· 于阗遗风——探秘新疆和田地区博物馆

20.佉卢文“萨迦牟云购房契约”木牍 东汉-晋 木制

这四件木牍里呀,藏着一个男人的一生。故事发生在公元三世纪,当时的中原地区正好是三国时代。这第一件,是一个“房产证”,说的是一个名叫“萨迦牟云”的人用一百只羊在龟兹国买了一套房子给一家四口居住。他的妻子叫妙可,还有一儿一女,分别是萨尔布和妙意。这夫妇俩其实是精绝人,是私奔到龟兹国的,妙可原来是萨迦牟云邻居的妻子。正所谓,“既然要追求刺激,就要贯彻到底。”

魅力中国行· 于阗遗风——探秘新疆和田地区博物馆

21.佉卢文“萨迦牟云的庭审判决书”木牍 东汉-晋 木

诶,故事来到了六年之后。六年之后,国王开恩,把这一家四口接了回来。但是刚一回来,妙可的家族长就对他们一家四口提出了诉讼,想把妙云收回家族。但是国王陛下可不同意,国王陛下说了,只要是从别的地方来的逃亡者,那就是我的人,现在你就是她亲爹,她也不归你管。所以这宗官司,萨迦牟云大获全胜,还带着妻儿回了家乡居住。

魅力中国行· 于阗遗风——探秘新疆和田地区博物馆

22.“鄯善王子功德力写给萨迦牟云的亲笔信”木牍东汉-晋代 木

又过了一段日子,王子殿下给萨迦牟云来了一封信。萨迦牟云本来是国王的仆人,现在被国王匀给了王子当仆人,王子殿下也非常大气,直接送了萨迦牟云田园、葡萄园和牧草场,这就是王子亲笔写的信。

魅力中国行· 于阗遗风——探秘新疆和田地区博物馆

23.佉卢文“萨迦牟云失童获赔判决书”木牍东汉-晋代 木

过上了快乐生活的萨迦牟云,想着买几个仆人。就从一个叫卢米那的人手里买了一个叫凯恩的小男孩,不过半道被一个于阗人拐走了。萨迦牟云是什么人,他当然不会吃这个哑巴亏,一纸诉状把卢米那告上了法庭,最后法庭判决卢米那赔萨迦牟云一头四岁的骆驼和二十文钱作为补偿。

魅力中国行· 于阗遗风——探秘新疆和田地区博物馆

24.佉卢文“土地求购书信”木牍汉-晋 木

魅力中国行· 于阗遗风——探秘新疆和田地区博物馆

25.佉卢文“国王征税诏书”木牍汉-晋

魅力中国行· 于阗遗风——探秘新疆和田地区博物馆

26.佉卢文“官员征税”木牍汉-晋

于阗文

于阗文呢,是古代于阗地区的称为“塞人”的民族使用的一种拼音文字,又称于阗塞文。这种文字属于印欧语系,和现在阿富汗斯坦境内的瓦罕语有点相近。

魅力中国行· 于阗遗风——探秘新疆和田地区博物馆

27.于阗文“舅卖甥女木牍”(复制品)唐 木

这是一个闻者伤心见者流泪的故事,一个叫帕甘搦的人以2100穆立的价格,把自己的外甥女明媚卖给王宫马官长的儿子裴捺,利用自己外甥女的色相去巴结高官,真是让人不齿。不过在这个木牍上填补了《唐书》记载的空缺,也就是于阗王尉迟伏师的在位年限区间(716-725年)。

魅力中国行· 于阗遗风——探秘新疆和田地区博物馆

28.于阗文“裴捺卖庄园”木牍唐 木

这个卖地的人有点眼熟,就是刚刚那个王宫马官长的儿子,这件事情发生在777年,可能是这个裴捺压根就是个纨绔子弟,到了晚年家道中落了,才卖自己的房子和地。裴捺和他儿子耶摩赐将庄园卖给了给勃罗南迪和思略,这座带有围墙的房子有两座门楼,还附带有一块土地,共计售价600穆立。不得不说,这可比买个美女便宜多了。

魅力中国行· 于阗遗风——探秘新疆和田地区博物馆

29.于阗文“清福买奴”木牍(复制品)唐 木

这件木牍上写着两件关于人口买卖的契约,后者是涂抹遮盖前者之后写上的。前面的契约记录了于阗人维杰里2500穆立向福里购买了一名叫泉儿的女子。后面的契约记录了于阗男子清福向拔伽百姓遮加勒1400穆立购买名为炫彩的女子和她儿子阿尤勒。这两件契约是为数不多的确知属于唐朝初年的于阗语文献,反映了当时于阗国奴婢买卖的状况。

魅力中国行· 于阗遗风——探秘新疆和田地区博物馆

30.于阗文“凡夫俗子与贵臣之女的爱情故事诗”(局部)宋 (复制品)

这是一个恋爱脑的故事……讲的是于阗的一位贵族女子爱上穷小子的狗血故事,还是一见钟情。可气的是,故事的后半部分残缺了,他们的结局我们永远也无法知道了,真是跨越千年的烂尾文啊。

织物

和田纺织业历史悠久,青铜时代直至汉晋时期,以毛织业为主。尼雅遗址和山普拉墓地出土了许多毛织品和各种毛纺织工具,表明汉晋时期和田地区的人们基本掌握了染色、提花、刺绣等技艺,毛织品不仅有轻薄的毛罗和毛纱,还有组织较为复杂的、栽绒毯等。约三世纪,中原地区养蚕巢丝技术传入和田地区。南北朝时期,和田地区的丝、棉纺织业迅速发展,逐渐取代了毛织业。作为高级衣料的和毛罗织物等开始逐渐被丝、棉织品取代。

魅力中国行· 于阗遗风——探秘新疆和田地区博物馆

31.“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复制品)东汉晚期至三国 织锦

对这一件,相信喜欢西域历史的人都知道,“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它出土在和田地区的尼雅遗址,所以虽然真品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这里也需要一个复制品。有些学者觉得它压根就不是护膊,第一是因为它太薄了;第二,织锦上的五种颜色可能分别代表着五星,即岁星、荧惑、镇星、太白星和辰星,这可都是阴阳五行学说中的星宿,而且“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本来就是一句卜辞。

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利;积于西方,外国用兵者利。五星皆从辰星而聚于一舍,其所舍之国可以法致天下。——《史记·天官书》

所以,说明它也有可能是一件厌胜护身符。

魅力中国行· 于阗遗风——探秘新疆和田地区博物馆

32.“元和元年”织锦锦囊 汉-晋 织锦

这个锦囊,好像一只章鱼哥啊……

魅力中国行· 于阗遗风——探秘新疆和田地区博物馆

33.虎班纹锦袋、帛鱼以及蜻蜓眼料珠东汉晚期-三国 锦、玻璃

魅力中国行· 于阗遗风——探秘新疆和田地区博物馆

魅力中国行· 于阗遗风——探秘新疆和田地区博物馆

34.人物纹栽绒毯(2件)隋 绒毯

魅力中国行· 于阗遗风——探秘新疆和田地区博物馆

35.花卉狩猎纹锦唐

魅力中国行· 于阗遗风——探秘新疆和田地区博物馆

36.神兽纹刺绣汉-晋

魅力中国行· 于阗遗风——探秘新疆和田地区博物馆

37.毡帽夏至商代早期

魅力中国行· 于阗遗风——探秘新疆和田地区博物馆

博物馆复原场景:美女与织布机

出土的唐代文书显示,和田民间生产丝绸,百姓交纳丝绸贡税,丝绸、白叠布等开始向外输出。宋元明时期,纺织品是于阗贡品的重要门类。清代,纺织业全疆以和田最盛,艾德莱斯绸、棉布和地毯等闻名遐迩。

03

啊啊啊干尸,你不要过来啊!

和田博物馆里最特别的展品应该就是这些干尸了,在西域以外地方很少能看到这样栩栩如生的干尸。这些干尸是这些古人存在的最真实、最震撼的证据,同时也是死亡最真实的模样。

魅力中国行· 于阗遗风——探秘新疆和田地区博物馆

38.穿靴干尸小腿夏-商代早期

魅力中国行· 于阗遗风——探秘新疆和田地区博物馆

39.干尸头部夏-商代早期

魅力中国行· 于阗遗风——探秘新疆和田地区博物馆

40.干尸夏-商代早期

魅力中国行· 于阗遗风——探秘新疆和田地区博物馆

41.干尸战国至西汉

魅力中国行· 于阗遗风——探秘新疆和田地区博物馆

42.女尸(局部)五代至宋初

这具尸体是一位成年女性,仰身直肢,颈下至头顶系有绢质护领带,头枕暗红色卷云纹线枕,出土时面盖覆面。女尸身穿两层衣物,贴身为红色交领高腰连身绢裙,外套白色圆领长袍,胸前盖有白色贴金遮胸一方,脚穿白色棉袜及红色绮绣花卉纹鞋。

魅力中国行· 于阗遗风——探秘新疆和田地区博物馆

43.女童干尸五代-宋初

这个小女孩身上穿着高腰长裙,颇有点唐风,在敦煌壁画中,于阗的小公主也是这身打扮。由此可见这个女孩儿应该是贵族,只可惜这么小就夭折了。

魅力中国行· 于阗遗风——探秘新疆和田地区博物馆

44.儿童干尸和木棺五代-宋初

魅力中国行· 于阗遗风——探秘新疆和田地区博物馆

45.夫妇干尸东汉晚期-三国

04

西域器具大赏

魅力中国行· 于阗遗风——探秘新疆和田地区博物馆

46.玉饰商-周代

好几千年了,瞅瞅这成色这水头,又细腻颜色又匀,不愧是和田的美玉!

魅力中国行· 于阗遗风——探秘新疆和田地区博物馆

47.玉饰(8件)夏-西周

魅力中国行· 于阗遗风——探秘新疆和田地区博物馆

48.皮袋汉-晋代

小皮包,还是翻盖儿的,太时尚了。

魅力中国行· 于阗遗风——探秘新疆和田地区博物馆

49.玉猴唐

以白玉雕琢而成,造型为一只蹲坐状的大猴,怀抱一只小猴,肩部骑有一只小猴,寓意“辈辈封侯”,设计匠心,动作自然生动,富有情趣。和田地区的采玉业在青铜时代已有相当的发展,但琢玉业自唐代才开始起步,工艺较内地明显低下。这件精致的玉猴可能不是当地玉工的作品,很可能出自中原玉工之手。

魅力中国行· 于阗遗风——探秘新疆和田地区博物馆

50.鎏银黄铜杯清

魅力中国行· 于阗遗风——探秘新疆和田地区博物馆

51.连体双鸟木雕汉-晋代

以木头立体圆雕出两只相背、身体相连的鸟形,并浮雕出鸟的眼睛、羽毛等细部特征。鸟为勾喙,头上及背后有飘逸冠羽,与胸前至尾部的羽毛相连,造型独特,雕刻精巧,是汉晋时期木雕精品。 双头连体鸟的形象在印度佛教与东方神话中各有传统,佛教中称“共命鸟”,在佛教经典中,具有善、恶两种意象,中原地区双头连体鸟则更加源远流长,先秦文献中则有比型的记载,最初的比翼鸟是指双鸟同飞,并非连体,常作为凶兆或异象。东汉时期,比翼鸟形象改变,从并飞双鸟演变成为连体双鸟,也无凶兆之意。随着佛教的传入与流行,比翼鸟与共命鸟可能出现合流与融合,这件连体双鸟木雕是多种文化因素融汇的产物,是丝路文化交流的代表之作。

魅力中国行· 于阗遗风——探秘新疆和田地区博物馆

52.青铜人像饰唐

魅力中国行· 于阗遗风——探秘新疆和田地区博物馆

53.玻璃来通汉-晋

05

结语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这些曾经或鲜艳或栩栩如生的文物,如今已残损剥落,大概世间所有的事都应是如此。但留存下的状态也一样美丽,残缺也是另一种完整,或许的确不会有完满的结局,但只要存在过,哪怕残缺,也不遗憾。

魅力中国行· 于阗遗风——探秘新疆和田地区博物馆

(小探君)

[责任编辑:梁纪委]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MZA百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AddoilApplauseBadlaughBombCoffeeFabulousFacepalmFecesFrownHeyhaInsidiousKeepFightingNoProbPigHeadShockedSinistersmileSlapSocialSweatTolaughWatermelonWittyWowYeahYellowdog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6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